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

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順逆


首先這篇網誌你們不會看到我在批評別人

而是我對自己的反省、省思、以及面對、期許

最近的確發生了很多事

但無庸置疑,這絕對不是一天的羅馬

而是長久以來的積怨

我先說自己,我本身的個性是當下會生氣、惱怒、憤恨

但是過了幾十分鐘,最晚不超過第二天

我就會反躬自省,哪裡有錯,哪裡做的不好

我會好好面對事實,所以比較無法理解匿怨是什麼心態

有話直說,當面指責都是很正直的,沒有什麼比這個還真實

《中庸》曰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

我無法像聖人一般,做到完全不惱怒的中庸之道,

但我知道"發而皆中"的和

什麼是"和"

當喜而喜 喜而不過
當怒而怒 怒而不憤
當哀而哀 哀而不傷
當樂而樂 樂而不淫
故謂之和
則率性之道也

一開始有怨即發,但絕對不積怨,這一點我很確信我做到了

子曰:「 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」

我想這些道理都學過,也都懂,但真正能運用才是真的學到

曾經有弟子問過孔子,如果有一個人全部鄉黨裡的人都喜歡他,那這個人怎樣,是不是個好人

孔子回答很有哲理,他說: 不如鄉黨裡的善人都喜歡他,鄉黨理的惡人都討厭他,才稱得上是好人。

是啊! 這真是一句千古箴言,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的,就算你做到很好也都會有人批評

所以人只要努力做到,有很少的人討厭你,你就是個成功的人

這點還沒完全做到,慚愧!!  「雖不中,亦不遠矣 。」



孔子是個力行實踐之人,所謂「敏於事而慎於言。」意謂謹言慎行,少話多做

可以發現我不再怒罵憤恨,我目前很平靜,因為我在想怎樣做到讓好的境界。

感恩!!

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向陽山夜景


難得考完期中,於是就帶著MTL-3老相機拍拍

可是好像有點曝光過度...= =

果然要多繳學費才能拍出好東西啊~



數據: ISO:200  F/8.5  35S


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細長




樓高莫近危闌倚

我站在陽台,狹而長的的孤單

油然而生,ˋ這不是一種感觸

而是一種心的擁抱

第一次我擁抱了真正的孤單

衣服穿了又脫;脫了又穿

代表自我的心漸漸被消融殆盡

山的那頭有著什麼?

想念?懸念? 不甘?不捨?

沒人曉!

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耳目



誰道人心恆常久? 悲喜歡不離身,

耳目之間感應爾,有誰猶記小林村?



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

啃書蟲


想趴在桌上

要撥開一大疊書本

教育心理學、課程發展、中國思想史、四書集注、

台灣文學、聲韻學、大家的日本語、古典小說、詞選

不多嘛 呵呵 你來讀看看啊

真恨這顆豬腦... 看了就忘

修這兩科教程還真他媽的重...

反正孟子說 :

"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。"

Eirkson 也說 :"人有Normative crisis 才會有轉機,人才會成長"

陸法言<<切韻.敘>>也說: 欲廣文路,自可清濁皆通,若賞知音,即須輕重有異。

泰勒模式也提到: 目標->選擇學習經驗->組織學習經驗->評量

子曰: 周監於二代、郁郁乎文哉,吾從周

陳第<<東番記>> 家有死者,擊鼓哭,置尸於地,環煏以烈火,乾,露置室內,不棺。

馮延巳 鵲踏枝 : 誰道閒情拋棄久,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,日日花前常病酒,不辭鏡裡朱顏瘦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河畔青蕪堤上柳,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?獨立小橋風滿袖,平林新月人歸後。

晚清譴責小說四大家: 1.李寶嘉<<官場現形記>> 2.無沃堯<<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>>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洪都百鍊生<<老殘遊記>> 4.曾樸<<孽海花>>




最後にしまった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