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掃地恐傷螻蟻命;愛惜飛蛾紗照燈」我想就是我家最佳的寫照
家裡的蟑螂、螞蟻都是用袋子"活捉"出去的,因為每條都是個生命。
也許就是這種耳濡目染情況下,小時候看到路邊有小動物的屍體,
就會找個地方替他們埋起來,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慈悲心吧!
直至最近﹝以下都是為本人自己觀點﹞
鬧得沸沸揚揚的話題【廢除死刑】讓我有很深的感觸
基本上我是反對廢除死刑的,為什麼?
或許你會說,你沒有慈悲心,佛教徒都該慈悲為懷才對
而我卻只能回答你,不廢死刑才是真正的慈悲
何以見得?
先不解釋我的理由,我先說個小故事好了
這是出自於佛本生故事,也就是說是釋迦牟尼佛未成佛之前過去的故事
【經文原文擷取】「...我若與此五百商人共斷其命。而五百人皆墮地獄。
我今宜應起大悲心為救護故。自手當殺。此殺因者。
設於百千劫中獲地獄報亦當忍受。但能今時以如是大悲方便。
令此惡人不造殺業當免地獄無量劫苦。又令住菩薩法者。諸商人眾安隱無難。
爾時商主作是念已。即設方便乃斷其命。時彼惡人既此命終得生天界。」《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,卷第四》
「佛陀有一世也是修行人,有神通。祂坐一條商船出海,
在這條船上還有500個商人同行。這條船的船長知道這500個商人有錢就想謀財害命,
起了殺心。佛陀就知道了,祂用神通觀察知道這500個商人都是菩薩轉世,
這個船長如果謀害這500人,這個業障很重的;就算不是菩薩轉世,這個殺業也是很重的。
如果讓這個船長得逞的話,船長死後墮入惡道永無出期。為了不讓船長造這個惡業,
佛陀就把這個船長殺了,救了500商人。雖然救了500商人,可是佛陀也造了殺業呀。其實佛陀雖然殺了船長,實際上是救了他,外表看是惡,動機用心是善的」
看了上面的故事就知道,佛陀他有神通,知道惡人有殺人的動機
所以不想讓他造惡業,所以自己殺了那個惡人來救他
光從這點,我們就可以知道,讓惡人死不僅僅只是懲罰惡人,得到制裁
更為重要的一點則是,讓他不能再去殺其他人,停息他的殺業
何況今日
我們不是既不是佛、也不是神、更不是上帝,我們無法知道這個壞人,
出去會不會再殺人(尤其是犯下逆倫血案的)
也不知道他是否真心懺悔、悔改了沒
如果我們一味的濫慈悲,將他放了,是否會危害其它的生命呢? 這樣算是真正的慈悲嗎?
再者你說可以無期徒刑,但是無期徒刑是否會讓更多人心存僥倖,而不真正的懺悔呢?
古有云:「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!」所謂「不見棺材不掉淚」
這個死刑的意義在於,讓死刑犯得知,我錯了,所以我接受這樣的判決
試問支持廢死刑的人,是不是站在「讓死刑犯有反省的機會」立場呢?
既然如此,就更不該廢死刑才對,今日如果死刑犯是因為怕被死刑,
而刻意矯作良善,那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懺悔,如果他真的有心懺悔
那我想他們也心甘情願的受死,因為這是我自己的行為,我該為自己負責
再來說說佛教因果循環的立場,基本上這死刑也是算因果的一輪
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今日你做了什麼因,自然感到什麼果報
佛家講的報應有三類,一者現世報,二者來世報,其三後世報
這死刑的執行,又何嘗不是現世報的一種體現?
如果這個報應不敢快實現,這個人他終究是在三惡道中,無盡的輪迴
你說,讓他這樣會比較慈悲嗎? 我不這樣認為
自由! 是以不侵犯他人為第一 |
接著我以讀中文系的角度來看死刑
自古中國素有「殺人償命」這說法,我先說我認為這沒有道理
命都死了,殺一個人也不能抵,更不能償
那為何還要殺死犯人?
很簡單,遏止其他想做壞事的人,第二勸人為善
中國傳統儒家用禮教來約束士人的行為,用刑罰來遏止一般百姓的行為
所以「刑不上大夫,禮不下庶人」當然現今已無大夫與庶人之分
但是這種規範依然無形的牽制著我們,
「禮」簡單來說是一種道德規範,是我們的人生活在世間的準則
在西方叫做契約,中國則是對自己心裡的使命,佛洛依德說的超我
人類之所以生活在平衡的架構下,安穩活著,正是如此
如今,這個「禮」儼然被人破壞,我們就得靠刑罰,
來將世道這個傾斜的天秤給導正回來,雖然這不是最好的方法
但也是不得已之中最好的辦法。
菜市口 人滿為患觀行刑 |
所以執行死刑,是傳統中國來維繫社會架構平衡的一種方法
並不是單純的具有懲罰性意義,較多的來自示警
「梟首示眾」「五馬分屍」「凌遲而死」 ...等依些恐怖的死刑
無不在大庭廣眾下執行的,當然現今已非常人道了,相當於過去。
因此不管在哪種角度下來看,廢除死刑都不是一種很好的方法
對於犯人、社會來講
本篇文章,不講求被害人的公平性問題,而是在客觀角度來看
一命抵一命這種話是不合理的,命只有一條
所以大家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,不要做壞事
這才是人生命的終極意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